神秘尊貴的寶螺王子——王子寶螺
王子寶螺,拉丁文學名Leporicypraea valentia valentia,隸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中腹足目寶螺科綬貝屬,貝殼堅硬、呈卵圓形,殼長63~103mm,是寶螺科中個體較大的一種。
王子寶螺的背部隆起,螺層內(nèi)卷。殼口狹長,外唇和內(nèi)唇有細齒,齒舌紐舌形。外套膜薄、二葉型,活體寶螺的外套膜幾乎完全覆蓋貝殼。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,成體無厴。
其貝殼表面跟其他寶螺一樣,都鍍有一層琺瑯質(zhì),非常光滑且富有光澤。殼體背面呈棕褐色,上面布滿了各種斑點和花紋;腹面呈白色或淡青色,貝殼邊緣有深色斑點。
王子寶螺分布于澳大利亞北部、新不列顛島和菲律賓,通常生活在熱帶、亞熱帶淺海中。潮水褪去以后,多隱藏在礁石下方、珊瑚礁空隙間和洞穴內(nèi),晝伏夜出,黃昏時刻才外出覓食,肉食性,用齒舌捕食海綿、有孔蟲、藻類、珊瑚動物和小的甲殼類動物。
美麗的珊瑚礁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地方
王子寶螺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世界名貝,在1811年被正式命名。然而,直到1967年,全世界也僅僅發(fā)現(xiàn)5枚:其中,2枚保存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,1枚保存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動物博物館,1枚腐蝕嚴重的標本保存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動物博物館,還有1枚保存在發(fā)過布魯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。
當時人們對這5枚珍貴的標本了解很少,除了知道保存在法國布魯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標本采自新幾內(nèi)亞南部海域之外,對其余4枚標本的產(chǎn)地信息一無所知,更無從考證。
王子寶螺的殼面紋飾獨具特色,而產(chǎn)地之謎又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。直到后來人們在菲律賓保和省(Bohol)水域附近陸續(xù)探尋到王子寶螺的蹤跡,它的神秘面紗才逐漸被揭開。
自從王子寶螺令人困惑的產(chǎn)地之謎被揭開之后,市面上的貝殼數(shù)目增加不少,但要購得一枚高品質(zhì)、大尺寸的王子寶螺仍需花費近萬元人民幣,因為王子寶螺極不容易捕捉。
在其主要產(chǎn)地之一菲律賓,不少漁民都成了以捕捉王子寶螺為職業(yè)的潛水者,他們常常冒著極大的危險去尋找王子寶螺,甚至會有人因此喪命。為此,菲律賓政府特別頒發(fā)法律,禁止當?shù)貪O民用危險的潛水方式去海底捕捉王子寶螺。但是,面對高額收入的誘惑,一些貧窮的漁民還是選擇鋌而走險,希望以此來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。
王子寶螺應為因其美麗的外殼,一直是拍賣會上的寵兒,同時也因為王子寶螺是捕捉者冒著生命危險捕到的,所以收藏家們對其格外青睞和珍惜。19世紀初期,王子寶螺的市價為40~80英鎊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10多萬人民幣!1969年,美國貝類學家彼得?丹斯將其列為當時稀有的50種貝殼之一,認為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。
即便是現(xiàn)在,王子寶螺也是許多人收藏的目標。它的身影,也會出現(xiàn)在一些博物館里和貝展上,而且總是能引起圍觀。2011年,中國貝類愛好者聯(lián)盟主辦的清華大學貝友會上,就有一枚王子寶螺亮相。去年舉辦的天津貝展中也有王子寶螺,可惜小編當時拍照拍得暈頭轉(zhuǎn)向,竟然沒看到,錯過了它實在有些遺憾。
清華貝友會上亮相的王子寶螺
某寶上也有王子寶螺出售……
小編只能默默地羨慕你們這些土豪。
(本文圖文資料來源:《海貝傳奇》?李夕聰主編、百度百科、蠔宅貝殼工作室、新浪博客?張帆-LUCIFER的博客、全景網(wǎng)、淘寶網(wǎng)?Zy貝殼等)
冷風蕭瑟的冬日,不必去見大海,也能感受海的浪漫。2024年11月23日,在華強北博物館舉辦的《貝殼有畫說》體驗課堂就帶領現(xiàn)場觀眾領略了海洋與貝殼的絢爛多姿。
2024中國海洋經(jīng)濟博覽會開幕在即,誠邀您共享藍色經(jīng)濟
2024中國海洋經(jīng)濟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海博會”)將于10月31日-11月2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(主會場)和深圳機場游艇碼頭(分會場)煥新呈現(xiàn)。